蒲公英的种植技术「蒲公英的种植技术及效益」( 二 )


3蒲公英怎么种?蒲公英的种植 *** :
1、可以去花市买蒲公英的种子,也可以自己去收集野生蒲公英的种子,一般公园和郊区路边都有它的身影,6月份左右蒲公英的种子就逐渐成熟,变成棕色,就可以采摘了 。
2、收集好的种子,先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2天,然后放到水中浸泡2-4小时催芽,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。
3、在蒲公英长出新叶时即可定植,定植2-3个星期不宜浇水,以免烂根 。蒲公英耐旱、抗病虫害能力极强,所以种植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,这是较与其他植物的优势 。蒲公英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是肥水管理,它的全株有65%为水分,所以对水分要求极高,需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对于肥力需求不高,在种植前施足底肥,生长季节追肥一两次即可 。
种植蒲公英的注意事项:
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特别在出苗后需要大量的水分,水分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点 。蒲公英生长不建议施加工业化肥,化肥虽然使其生长快速强健,但会失去蒲公英的野味风格,降低功效,更好施加农家肥或有机肥 。
扩展资料
蒲公英的种植
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,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,初夏为开花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,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,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,开花后经13~15天种子即成熟 。
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,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 。切不要等到花盘开裂时再采收,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 。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 。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,小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.8~1.2克左右 。
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,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,待花盘全部散开,再阴干1~2天至种子半干时,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,然后晒干种子备用 。
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,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 。通常在10月份,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,株行距8厘米×3厘米,栽后浇足水,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新叶,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,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叶上市 。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:蒲公英
4蒲公英栽培技术是怎样的呢?蒲公英又名婆婆丁,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可作为蔬菜食用,也可入药,营养丰富,药用价值高,是珍贵的两用植物,具有解热、止痛等功效 。除药用外,蒲公英的幼苗和嫩叶还可以繁殖、拌、炒、做汤、腌等 。但是野生蒲公英资源逐年枯竭,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。下面介绍一种可行的蒲公英栽培技术:
1、收集种子
种植蒲公英需要事先收集种子 。蒲公英开花后,种子慢慢成熟 。通常是在6月采摘种子 。蒲公英的种子上面有白色冠毛组成的绒布,蒲公英的花盘种子从白色变成棕色时可以收割 。放在凉爽的环境中,等花盘全部散开后,用阴干和手摩擦种子的绒毛,留下种子 。
2、整地播种
蒲公英适应性强,可以在大部分土壤中生存,但人工栽培要选择良田、肥沃、可灌溉的规格土 。土地将深翻25-30厘米,每1000平方米加入300-400公斤有机肥料,平整后播出 。
蒲公英可以在4月到9月之间播种 。种子没有休眠特性,收获后活力下降很快,所以更好选择5月下旬刚收获的新播种 。可以直播,也可以移植树苗 。直播一般在播完猪蹄水后,按行距25-30厘米打开浅沟,墓种500克,播出后刮掉地面即可 。育苗要专用育苗,播种用5g/m2,土土0.5厘米以下,7 ~ 15天内发芽 。早早清除杂草 。
育苗内苗高10厘米以上,4个幼苗真叶以上时可定植 。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,采用不同的株行距 。种植用于药用和食用时,株行距一般为25厘米25厘米,好的地块可以减少密度 。为了观赏,可以在更深的花盘上定植,也可以根据绿带形状适当地调整密度,进行定植 。定植后,喷洒定植水和树苗水,然后耕作锄草 。
3、田间管理
在蒲公英的生长过程中,要经常耕种松土除草,以后每十天耕种一次,直到封田沟为止,可以人工拔草, *** 间苗和树苗,间苗为3-5厘米,精苗茬为8-10厘米,温室内播种的茬为6厘米 。
每次育苗和收获后施肥,一次性快速氮肥1次,收获后3 ~ 4天内不浇水,避免腐烂根,生长期间追施1 ~ 2次肥料,每亩尿素10-14公斤,磷酸二氢钾5-6公斤 。
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秋播在入冬前倒入冻水,施越冬肥,苗糖有机肥料2500公斤,过磷酸钙20公斤,春季回青后用水结合使用尿素10-15公斤,过磷酸钙8公斤 。病害防治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