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一上册语文劝学课件 劝学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( 五 )


人一生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,或者说是无所谓善恶,我们课后还可以进行讨论 。但是,我认为,即使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是错的,他的“学不可以已”的观点有没有错?
生:(齐)这是不错的 。
师:学习能改变一个人这一点是对是错呢?
生:(齐)也不错啊!
师:是啊 。什么样的出发点不重要 。撇开他的哲学、伦理思想基础,他的这一论证仍然是极有价值的 。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小节,是在谈学习的重要性,在谈学习能够让人向好的方向发展 。(板书:第二小节 谈学习的重要性)我们不妨再将这一小节重读一遍 。
生:(齐读课文)
师:现在,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,将这两段文字背诵一下 。不会背的地方,到时候可以偷偷地看一看 。
生:(非常兴奋,将书反扣桌面上,开始背书 。家长们脸上露出微笑,欣喜地看着学生背书,部分家长也在尝试背诵 。课堂到结束阶段再度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 。)
师:我看我们的同学真的不简单 。深入地研究了这两段文字,还又能初步地背诵下来 。看来,荀子的“学不可以已”这样的看法,确实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 。
刚才,我们通过研究,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,但是学习具体有什么作用以及应该如何学习,我们还没有涉及 。这是文章后一部分所要讲述的内容 。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预习 。明天上课的时候,我检查全文背诵,如何?
生:(齐)好!
师:下课!
生:起立!
师:同学们再见!
生:姜老师再见!
师:(向学生鞠躬,示意学生下课)
教后感:
我是一个喜欢讲的人 。我的表达欲望特别强 。面对一篇篇课文,我很愿意将我所理解的独到而入微的地方告诉我的学生 。但我的这些我自认为具有独到的见解,我却不急于告诉学生,我要让它们在高潮之时呈现出来,也就是说,我上课时,高潮感非常强 。我觉得人在这种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观点 。而对我来说,我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课堂细节 。我教了十八年语文,很多我上的课,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 。
我的课堂,我一直认为如同一篇小说或者散文,像水一样漫开,又像花儿一样开放 。在常态化之中,自有它的形态结构与亮丽所在 。当学生或者听课的教师在经过了我的一节课后,不经意间,他们会发现,刚才,他们确实置身于一道风景之中 。譬如,《劝学》一文,我抓取了人性本恶这样的思想来进行展开,巧设机关,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,听课者始终被一样东西吸引着激发着 。
我的课可能经不住评 。我从某一个时间开始,也不再让一些自以为是的评论者在立场上干扰了我的课堂设计 。评是他人的事,上课是我和我的对话体之间的事 。只要有生命意识、文本意识、课堂意义意识与课堂结构意识,我就觉得我已经完成了一节课的任务 。上述几种意识,可能只是我的杜撰,但未尝不是我的创新 。我一直相信,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意义 。我觉得有时候,我们一节课,不应该只讲求信息量,更要注意解决问题,哪怕一个问题 。我现在面对的学生,是基础较差的学生,很多时候我只能将一个问题讲得很细才成 。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认为,上我的课,最有感觉的是,他们被我调动起了情感 。
我的课也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再无法看出具体的段落痕迹的 。这些都被我有意地掩埋了 。我怎么能让人觉得这一节课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分成了各个阶段的呢?在我,可以目无全牛,意识到教学的各个环节,但牛若非全牛,又岂能有生命?有人说,对时间的专注,意识到时间是被钟表表面的圆形刻度划分出来的,只能是心智有问题 。那么一节课,被割成几段,是不是同样出了什么问题呢?


【高一上册语文劝学课件 劝学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】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