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药膳 防病治病也能如此简单( 五 )


山药桂圆蒸甲鱼
怀山药35克 , 桂元肉15克 , 甲鱼1只 。 先用热水烫甲鱼 , 切开洗净 , 去内脏 , 然后与山药、桂圆肉、料酒、盐、葱、姜一起入沙锅内 , 注入鸡汤煨炖至烂熟 , 即可食用 。
芪精枣汤
黄芪15克 , 黄精10克 , 大枣6枚 , 水煎服 。 一日一剂 , 适用于气虚体弱、倦怠乏力者 。
核桃丹参佛手饮
核桃仁5个 , 佛手片6克 , 丹参10克 。 将丹参佛手煎汤 , 核桃仁、白糖捣烂成泥 , 加入丹参佛手汤中拌均 , 用小火煎煮10分钟 , 冷却后即可饮用 。
鸽肉参芪汤
白鸽1只 , 党参20克 , 黄芪、怀山药各30克 。 将白鸽肉切块 , 放入沙锅中 , 与党参、黄芪、怀山药一起加清水适量 , 煮熟后加盐、味精、生姜、葱花、胡椒粉调味 , 饮汤食肉 , 隔日一次 。
虫草炖鸡
乌骨鸡1只 , 洗净切块 , 虫草、党参各10克 , 黄精、熟地各5克 , 纱布包好 , 一同入锅内 , 加玉兰片、冬菇、料酒、生姜、食盐、葱头等调料和适量清水 , 煨炖至酥烂即可食用 , 隔日一次 。
二米红枣粥
糯米100克 , 薏米仁500克 , 红枣50克 。 将糯米捣碎 , 薏米仁洗净 , 红枣去核后一同入锅内 , 加清水适量煮粥 , 待粥煮至浓稠时 , 放入适量红糖再煮片刻即食用 。
山药胡桃粥
鲜山药100克 , 扁豆、胡桃肉各50克 , 粳米60克 。 将山药洗净切片 , 与扁豆、胡桃肉、粳米同入锅内 , 加水适量煮粥 , 待粥熟后加精盐、味精、生姜、葱花调味食用 。
红枣炖兔肉
兔肉500克 , 红枣20克 。 将兔肉切块 , 加料酒 , 盐腌渍20分钟 , 红枣放锅底 , 下兔肉 , 加生姜片、葱头、胡椒等调料和水少许 , 炖煮至熟烂即可食用 。
怎么缓解春困呢?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缓解春困的药膳方 , 想要调理春困 , 我们不防试试以上药膳方 , 还可以试试按摩醒脑的方法 , 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。
中医去燥药膳
进入秋天以后 , 天气虽然变凉爽了 , 但是空气的湿度却越来越低 。 这样的天气很容易让人产生燥气 , 不仅身体会出现口干舌燥、声音嘶哑、干咳少痰等现象 , 连皮肤也会干燥到脱皮 , 偶尔还会出现粗糙干痒的症状 。 你是不是也有这些烦恼呢?中医推荐十三款药膳 。
夏秋交替之季 , 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 , 特别是体虚者 。 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 , 立秋后早晨喝碗粥 , 既可泻秋凉 , 又能防秋燥 。
同时 , 感冒时也建议多喝热粥 , 因为喝粥有助人体发汗、散热、祛风寒 , 能够有效促进感冒的治愈 。 同时 , 大部分人在感冒后会胃口变差、没有食欲且肠胃消化系统处于欠佳状态 , 而喝粥可以促进肠胃的吸收 。 此外 , 有些药对肠胃的刺激比较大 , 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。
清淡为主
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 , 还会诱发感冒、咽炎、鼻炎等疾病 。 根据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 , 秋天饮食调养应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为重 。
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 , 少吃过于油腻、甘甜、辛辣之品 , 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的食物 , 并适当运动 , 以促进血液循环 。
防秋燥 , 除了多饮开水、淡茶、豆浆、牛奶等饮料外 , 还应多吃些番薯、玉米、青菜、柿子、蜂蜜、黑木耳、银耳、百合、香蕉、橄榄、葡萄、梨、核桃、芝麻、红枣等柔润之品 。
粥品 , 润肺养阴
冬瓜仁薏米粥
用料:冬瓜仁20~30克 , 薏米15~20克 , 粳米100克 。
制法:先将冬瓜仁洗净 , 煎取汁 , 去渣 。 再与粳米、薏米同煮为稀粥 。
功效:健脾、化痰 。
小贴士:薏苡仁有健脾、清热、排脓之功效 。 冬瓜仁性味甘寒 , 功能清肺化痰、排脓 , 用于肺热咳嗽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