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的故事有哪些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故事( 五 )


有酒有酒,闲饮东窗 。(多好的句子啊,作者陶渊明 。)
朋友来了,只要家中有酒,则必饮,一般总是老陶先醉,醉前,老陶会说:“我要醉了,马上会睡过去,不送你了啊,自己走好” 。真是可爱极了 。
歉收的年头,日子就惨了 。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,酒就没戏了,甚至灯油也买不起,老陶就发明了火把——找根松枝子点起来,把屋子里熏得黢黑 。然后喝瓢水,蒙上被子睡觉去 。
这时候也会有朋友知道他日子艰难,除了送他些钱米,也有的就请他过去,说是谈谈诗什么的,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饱,临走再送些肘子,鲜鱼之类的给他拿走 。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:
“饥来驱我去,不知竟何之!行行至斯里,叩门拙言辞 。主人解余意,遗赠岂虚来 。谈谐终日夕,觞至辄倾杯……”
凡是有得有失,这倒是不必过于在意 。
来给陶渊明送钱送物的也有些大人物,太守颜延之是来的最多的一个,前前后后给他赠送过两万贯铜钱,当然这些钱也都送进了酒家 。
也有讨厌人物,江州刺史檀道济就是一个 。这天檀刺史亲自到他家,劝他出山:“说坏世道是可以归隐的,但当今圣主英明,天下一统,就该出来做事啊,在这样猫在乡下,是什么意思?(领导声口)”陶渊明心中暗骂,却说:“我,老朽了,没有本事了 。”还说,就端茶送客 。檀道济要送他猪肉和大米,他说自己吃惯了五谷杂粮,享受不了,檀道济很生气,放下东西就走了 。陶渊明也很生气,把那些东西都扔到门外(骨气) 。围观的乡亲都很纳罕 。
久了,也便不再有人来打扰 。
就是耕田,写诗,饮酒三件事 。
日月如梭……
人已过耳顺之年,陶渊明知道自己命不长久了,就做了挽歌诗三首,其中有这样几个句子:
千秋万岁後,谁知荣与辱 。但恨在世时,饮酒不得足 。
昔在高堂寝,今宿荒草乡 。一朝出门去,归来夜未央 。
亲戚或馀悲,他人亦已歌 。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 。
第一句,写一生遗憾是酒没喝够;第二句,概括自己一生高堂为官之苦,草乡隐居之乐;第三句,是诗家一生经历,以及所明悟的庄、道、佛思想的大成精解 。
最后,就死了 。
【陶渊明的故事有哪些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故事】所有人最终的归宿,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