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收故事夯实我们的底气,关于丰收故事

微写作
【评价分类】

丰收故事夯实我们的底气,关于丰收故事

文章插图
一类卷8—10分
二类卷5—7分
三类卷1—4分
25.微写作(10分)
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,按要求作答 。180字左右 。
①很多小说都有精彩的环境描写,它们在烘托气氛、塑造人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。请从《红楼梦》《红岩》《老人与海》的典型环境中选择一处,加以描述并做简要点评 。要求:符合原著内容,条理清晰 。
【解题】
一言以蔽之:描述环境(自然或社会)+分析作用(赏析好处)
社会环境,指反映社会、时代特征的建筑、场所、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。
自然环境,指自然界的景物,如季节变化、风霜雨雪、山川湖海、森林原野等 。
(1)就本题来说,自然环境可以写苍茫辽阔的大海、陪都重庆的风光等 。社会环境可以写 *** 统治下的社会、白公馆、渣滓洞、囚室、刑讯室,贾府、大观园、荣禧堂、潇湘馆等 。它在考查学生对名著中典型环境的记忆、理解程度 。
(2)描述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,可合理想象,加以充实丰富 。
【存在问题】
1. 没有典型环境的描述,只分析其作用 。
2. 不按规程表达,环境描述与点评分析混杂 。
【标杆文】
4分
在《老人与海》中,平静的大海是故事中最为典型的环境 。平静的大海暗藏着未知,它给予了老人大马林鱼这一丰厚的礼物,又令群鲨将其从老人手中生生夺去,烘托了文中一直存在的神秘而又危险的气氛,难怪老人将其比作一个阴晴不定的女子 。大海,又是老人的狩猎场,在它平静的表面上,老人捕得猎物,又与其他猎手争夺,它作为平静的大幕,衬出了小船上发生的那些激烈战斗,也衬出了老人那虽然瘦削,但却高大、坚强,可以被杀死但绝不会被打败的高大形象 。
评语:几乎没有环境描述,只有大海作用的分析 。
5分
在《老人与海》中,对于大海的环境描写十分精彩并使桑迪亚哥的形象被生动刻画,这种描写的作用在下面两段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。首先,在老人出海捕鱼的84天中,那时的大海是相对来说平静的 。在老人一无所获时,大海突出了这种环境的难以承受,体现了老人过人的毅力 。在老人捕到鱼却又被鲨鱼盯上时,老人奋起反抗,此时,海面突然变得汹涌起来 。不仅烘托了当时气氛的危急,还刻画了老人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 。以上二段环境描写都使老人的形象更有立体感,更有层次 。
评语:有两句环境描述,有作用分析 。
7分
环境描写对于烘托气氛、塑造人物方面起重要作用 。《红楼梦》中有一处院子:幽径通达,翠色的湘妃竹植于院前,屋内竟没有书房,俨然一副少爷书房的模样 。这是林黛玉的潇湘馆,曲径通幽,使难寻难觅难以接近的外冷内热;翠竹成群,使高傲雅致冰清玉洁的仙人之姿;女儿帐内没书房,是自幼当作男儿养,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女之情 。而竹林之清净幽邃,给了潇湘馆一份与世隔绝的孤独寂寞,即使病逝竹林,也是在自己那一隅安静清新中,了却前世的恩情与今生的恩怨,烘托死时悲凉 。
评语:有潇湘馆描述,与点评夹杂,符合要求 。
8-9分
在《红岩》中,在特务头子徐鹏飞出场前,有一段关于他办公室以及受刑场所的描写 。从阴暗发臭的囚房,到令人胆颤的血滴声,到不曾终止的鞭挞声、绝望的喊叫声,再到布满血腥味、爬有蜘蛛的办公室,烘托了一种令人恐惧、心惊胆颤的气氛,侧面反映出了接下来出场的徐鹏飞的心狠手辣,以及徐鹏飞做事的惨无人道 。这种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可以一下子将读者置身于书中情节与景象,对于气氛的烘托和接下来的人物塑造有很大的帮助,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。
评语:描述较充分,点评分析较恰当 。
【丰收故事夯实我们的底气,关于丰收故事】
丰收故事夯实我们的底气,关于丰收故事

文章插图
8-9分
渣滓洞中的环境很昏暗,地面上潮湿,阴冷的气息从地下汩汩冒出,地上还残留着大片血迹,有的干了,有的未干 。一个个囚笼被铁栏所隔开,在昏暗的条件下,铁栏显得越发幽黑、牢固,不时听到有人拼命摇动它的声音 。这样一个环境,脏乱差,体现了战士们的艰辛不易 。在如此环境中,却仍不放弃希望,更烘托了他们的勇敢和革命的决心 。同时,反衬出敌人的残忍与内心的丑陋,不把人当人,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,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,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。

推荐阅读